-
索引号mzsmzj/2025-00031
-
发布机构蒙自市民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09-19
-
时效性有效
蒙自市民政局对蒙自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66号建议的答复
曹潆兮、何欣吉代表:
你们在蒙自市四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破解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的建议》第66号建议,市政府已转交我们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促进智能终端设备适老化。一是政府推出“门户网站+民生热线+智慧社区”线上服务平台。完成了“蒙自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的适老化改造;开通了“3711111”民生服务热线,上线和运营“回家乐享”智慧社区平台,老年人可通过该平台点单月嫂保姆、养老护工、家居清洗、环境消杀、上门洗澡等养老服务。二是政务服务智慧化能力显著增强。通过全省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网通办”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如推行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老年人优待证“省内通办”。2025年1月至5月线上办理《老年优待证》人数725人,占办证人数的46%。“高效办成一件事”的事项越来越多,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办事。在人社大厅设置自助服务一体机,为老年人提供社保权益信息打印服务。将社保查询服务延伸至社邮、社银合作网点和13个乡镇(街道)社保办事大厅,方便老年人就地就近查询社保权益。三是社会服务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农商行、交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推出“适老版”手机银行,提升老年人操作体验。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推行非急诊通过微信公众号全面预约,检查结果智慧推送。在城乡医院和药店推行医保“刷脸支付”。截至2025年4月,蒙自市17家定点医疗机构投入使用54台刷脸设备,健之佳药店安装62台,一心堂药店安装107台。依托“智慧医保村村通”工程,为14个乡镇卫生院和69个村卫生室配备83台刷脸终端设备。全市供电服务设有7个营业厅(含5个乡镇网点)及2个政务厅,推行使用微信、支付宝、刷银行卡等多渠道缴费,也可到自助缴费机上缴费。四是大力推进通信网络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5G基站1644个,仅2024年就新增388个 ,实现5G网络在城区、乡镇(街道)、行政村100%覆盖,自然村覆盖率达71%。重点强化偏远地区养老服务机构、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的宽带网络覆盖,完成87处养老服务场所网络设施改造,极大改善了偏远地区老年人的网络使用条件。
(二)加大教育资源适老化投入。一是加强老年教育阵地建设。蒙自市成立了社区教育学院(老年开放大学)、13个街道(乡镇)社区教育学校、23个社区教育学习中心。将老年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列入社区教育的重点内容,在多个社区设立老年教育学习点,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教育活动。有效整合社区的老年教育资源,以居民喜爱的形式开展适应老年人需求的教育活动。开展有利于促进代际互动、邻里互助的社区活动,增强不同代际间的文化融合和社会认同。支持老年文艺队建设,凝聚老年人寓教于乐的参与度。三是探索在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设老年大学课程。在文萃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观澜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设老年人唱歌、跳舞、书画、乐器、养生等课程,有专门的老师上课,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四是根据老年群体对互联网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引导。2024年以来,全市各社区教育学校、社区教育学习中心通过开展对老年人互联网、手机APP登录与使用等多方面的培训,受益人数达7500多人。五是广泛开展以老年人识骗、防骗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市民政局、市公安局联合开展反诈宣传进行养老机构活动,用真实案例解读反诈知识,全市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和工作人员受教育面达100%,提升了老年人防骗意识和反诈能力。
(三)拓展线下服务适老化渠道。一是政务服务适老化措施有温度。在政务服务大厅配备轮椅、老花镜、急救箱、饮水机等便民设施,设置无障碍通道和厕所,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涉及收费的窗口均保留老年人习惯的现金和银行卡等传统支付方式,提升老年人办事体验。组建了10人帮办代办队伍,为企业和群众及老弱病残等特殊服务群体开展免费帮办代办业务。2025年1至4月,完成帮代办300余件。在人社大厅设立老年人服务专区,打造便民党群驿站,配备雨伞、放大镜、免费手机充电器等便民适老设施,设立老年人业务办理绿色通道、等候专区、爱心专座,安排专人担任引导员,为老年人提供全程引导服务。2025年以来累计服务老年人达300人次。二是社会服务适老化措施有力度。金融机构在营业网点改造升级网点适老化服务硬件水平,累计打造“老年人服务示范网点”12家。设置“无障碍通道”、“爱心窗口”、“老年专座”等,配置老年客群专职引导员,制定老年人优先办理规则,发布网点日间客流高峰时段提示。保留人工窗口、现金、纸质存折等传统服务方式。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保留人工窗口、自助机挂号、电话预约等多元挂号渠道,并在门诊大厅、缴费窗口均设置导诊和志愿者,协助老年患者就医。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方便老年人特慢病办理。供电营业厅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岗,提供老花镜、放大镜、应急药箱等辅助工具,协助老年人办理缴费、查询等业务。保留传统现金缴费方式,采取柜台收费,方便老年人缴费。
(四)扩大老年人终端智能产品供给。一是以实施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为契机,开展经济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和智能化改造,为全市1487户老年人进行适老化改造,配备淋浴椅、手杖、一键呼叫器、智能手表等适老化产品,为全市1027户老年人进行智能化改造,配备自动感应灯具、生命体征监护床垫、水浸探测报警器、门磁感应器、烟雾探测报警器、生命探测通话器等智能化产品。二是以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为抓手,拓展养老机构的智能产品,促进老年人终端智能产品供给。如金秋家园打造智慧养老型服务机构,老人房间配有智能防摔雷达、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紧急呼叫器、智能马桶等智能化设备,并设置推介展区。
(五)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延伸服务。一是市民政局发放老年人高龄补贴“免申报”。从2025年1月开始推行“免申即享”,做到线下核实,线上发放。二是市人社局开展老年人待遇认证“零跑动”。通过一部手机办事通和云南人社12333手机APP刷脸认证和大数据比对“静默认证”63996人,提供上门认证58人,实现老年人待遇认证“零跑动”。三是金融机构老年业务“协同办”。建设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同屏协助、屏幕托管功能,让对老年人的陪伴,不再止步于“数字鸿沟”。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提升线上平台适老化改造水平。做好政务App适老化功能,探索“远程视频帮办”等新模式,兼顾智能服务与传统服务需求。金融机构将进一步推动乡镇网点适老化建设,在老年专属理财规划、健康养老金融产品等方面开发手机银行功能。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将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深化场景建设,新增适老化自助设备,协调开发院内微信公众号增加适老化显示模式,推动开发“老年关爱版”界面,简化操作流程,提供大字体、语音导航功能。尝试推出“长辈关怀模式”,上线“关怀版”小程序,支持一键挂号、缴费。
(二)进一步加强线下培训常态化工作。在政务服务方面推动高频事项向乡镇、村社延伸,完善“村级帮代办”网络,缩短老年人办事半径。市老龄委办公室将会同市社区教育学院加强社区老年人智能技术培训,在社区教育学习中心常态化开展老年教育培训,整合老年教育资源,定期安排各单位志愿者当好授课老师。加强对老年人家庭成员的培训,引导老年人的子女帮助老年人办理线上业务,教会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
(三)进一步推广老年人智能化产品。以智慧型养老机构为示范,大力推广老年人智能化产品,在养老机构推出入住老年人使用体验,设置专区推介展示,带动更多的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购买和使用智能化产品。
感谢你们对我市老龄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首页
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政民互动
政务信息
政务服务
投资蒙自
蒙自概况



滇公网安备:53250302000199